麦子Three

晋江/微博@麦子Three
公众号@三秋3autumn
贴吧@慧云公主
lof放同人,原创在晋江,干货在公号

奇幻/历史/科幻/武侠/女性主义
全员初心:HP/人间正道是沧桑/中土/红楼/宝莲灯/欢七/如懿传/觉醒年代
墙头太多,推荐可屏蔽。

主BG和无CP/偶尔百合
本命:汤姆里德尔-伏地魔
目前磕欢七往事组上头,合集的短中长篇均完结。

子博@麦子已疯 各种疯批CP

© 麦子Three
Powered by LOFTER

故人云散尽(秋瑾X王廷钧/短篇完结)

妇女节快乐!应景发一篇两年前公众号上的旧文。


晚清民国另一篇:珍妃光绪


这是一对怨偶的故事,一点也不浪漫。

但众人皆知的决裂后,一次被遗忘的释然诀别,却让人泪目。


01


最一开始,他们的婚姻看起来是才貌双全、门当户对的。

她最初小字璇卿,是旧时女孩秀美温雅的名字。她是官宦千金,才气过人,“读书通大义, 娴于词令,工诗文词,著作甚美[1]”。

 

虽然不同于其他旧时闺秀,她从小就“好剑侠传, 习骑马, 善饮酒[1]”,但那时她写的诗还是“陌上烟轻莺边语, 廉前香暖燕双飞”、“窗外草如烟, 幽闺懒卷廉[2]”,都是春闺缱绻、相思离愁。

 

他是富商之子,靠祖上庇荫,胸无大志,但并不像后世所传的那样面目可憎。哪怕在妻子一方亲友的回忆中,他也是温文尔雅的,“婿字子芳, 行四, 风度翩翩, 状貌如妇人女子[3]”、“子芳为人美丰仪, 翩翩浊世佳公子也[4]。”

 

他并没有什么大志向,虽读四书五经却两次科举都落榜,不过家里有良田万亩、当铺数间,并不愁吃穿。他以妻子的诗名才气和能干理家为傲,当听到别人盛赞她的诗名,他会高兴得满面红光。

虽比不上妻子的才情,两人的婚后生活仍算和睦安宁,他们很快便有了一个儿子。隔了半个世纪后,她的庶母回忆起来仍说“当时夫妻感情还好[5]”。


02


只是他不明白,她心中有非同一般的侠气刚毅,憧憬着那时普通女子无法想象的建功立业、青史留名。她偶尔会写“莫重男儿薄女儿,始信英雄亦有雌”、“休言女子非英物, 夜夜龙泉壁上鸣[2]”的诗句来抒发感叹和愤懑。

 

那时他们居湘潭乡下,生活闭塞却平静和顺,若生于太平年代,若没有日后进京,一辈子便也这么过去了。她或许会成为如李清照、朱淑真一般文学留名的才女闺秀,唯一的遗憾或许是嫁了庸常无为的丈夫,却不可能有日后那样惊天动地的一番作为。

 

可他们生在那个混乱动荡的时代,他们一同去了北京。

 

他叫王廷钧,字子芳。

而她从名秋闺瑾、字璇卿,改为名秋瑾、字竞雄,号“鉴湖女侠”。

 

后面的故事便是我们熟知的了,但有些边角隐藏在历史中却不曾被注意。


03

1900年,秋瑾随王廷钧捐钱补官而赴任北京。她在北京的邻居是另一位颇负文名的才女吴芝瑛,她们结拜为姐妹。秋瑾得以看到当时的新书、新报,结交当时的新派人士。

 

初到北京时,王廷钧也曾想追随她的步伐,那时他们的关系仍算温馨和谐,秋瑾和妹妹的通信中还特意提道“夫婿近来习洋文[2]”,而他们的女儿也出生在那时。

 

但好景不长,北京的繁华很快让他迷失。连他们的女儿有心为父亲回护,却也不得不如此回忆描写:

 

“王廷钧原是一个年少风流的公子哥儿,到了北京以后,被一班朋友们带着,成天价在外面酒肉征逐,后来又结交上了几个贝子贝勒,常常是花天酒地的混在一起,有时竟彻夜不归,甚至卧倒在酒瓮的旁边,沉醉不醒,所以夫妻之间,时相勃谿[6]。”

 

他们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,争吵也接连不断,但那时还并未决裂。

 

秋瑾往日本东渡前的十余日,王廷钧仍旧专门护送她往天津去。当时负责招待的《大公报》主人英敛之在日记中写道:“十点,秋闺瑾女(士)由京来,其夫王子芳及偕来,留午饭[7]。”

 

他甚至专门找过带秋瑾去日本留学的服部繁子(时任京师大学堂日本教习的服部博士的妻子)。

 

“如果夫人不答应带她去日本, 她不知如何苦我呢。尽管她一去撇下两个幼儿, 我还是请求你带她去吧。留学也好, 观光也好, 任她去吧。 ……在日本我还有三、 四个朋友, 可以托他们照顾, 不会给夫人添麻烦[8]。”

 

临行时,他“面带哀伤,发辫在风中吹得零乱,看着更让人痛心。可他还象一般丈夫应做的那样,提醒秋瑾一路保重,到日本后来信[8]”。


04


毫无疑问,王廷钧是爱秋瑾的,但他又恨她是自己无法理解的新女性。他天真地以为,切断一切经济和联系,生活无以为继的妻子很快就会回到自己身边

 

这是他们真正决裂的开始。

 

于是他卖掉她的嫁妆首饰,扣押秋瑾哥哥寄给妹妹的生活费,一年也不曾给她去信一封,但面对秋瑾信中接连所写的离婚要求却置之不理,又悄悄寄信给她的母亲打探她的近况[2]。

 

那时通信断绝,秋瑾以为王廷钧“一年之久,未通一函”,早已绝情,误信他“闻早娶新妇矣[2]”;加之东渡日本后,与革命派人士相识,思想日趋开放,使她对这段旧式婚姻的痛恨更到了极点。她对王廷钧也由不满转为痛恨。

 

她在给哥哥秋誉章的信中,谈到丈夫,已经咬牙切齿,无半点情分:“即妹之珠帽及珠花,亦为彼纂(篡)取,此等人岂可以人格待之哉?彼以待妹为无物,妹此等景况,尚思截取此银及物,是欲绝我命也[2]。”

 

1905年她回国探亲,逗留了三四个月,只回到绍兴娘家,并未往京城去看丈夫,甚至告知哥哥“如后有人问及妹之夫婿,但答之‘死’可也[2]”。

 

那时她想和他决裂,她觉得这段婚姻是自己的人生污点,“妹近儿女诸情俱无牵挂…断不欲此无信义者有污英雄独立之精神耳[2]。”

 

这是历史上人们所熟知的部分,却并不是故事最终的结局。


05


他们并没有相互仇恨直至死生不复相见。

 

最后的那次见面仅记于亲友后来寥寥数笔的回忆中。


1907年春,秋瑾回湖南暗中联络革命党,曾经回到王家探视儿女,并为革命筹款到数千元[9][10]。当时在长沙接待她的朋友王时泽回忆道:“就这年春天,秋瑾回到湘潭视其子女,并告其夫说:‘我已以身许国,今后难再聚首,君可另择佳偶,以为内助[9]。’”

 

另一位友人谭日峰则这样记叙:“秋瑾这次从日本回国……曾一度回神冲故里,和家人诀别,声明脱离骨肉关系,当时乡里亲友,莫不骇怪,认为疯癫,而加以唾骂………实自立志革命后,恐诛连家庭,故有脱离家庭之举,乃借以掩人耳目[11]。”

 

那次见面的细节我们已经不得而知,但她必然是知晓了王廷钧并未另娶,甚至可能释然了他当年的所作所为,这最后的临别之语是少有的温情怀念。

 

她在日本时,他断绝了经济供给,这次却给了她数千元以作革命经费。

 

那次回乡,她与他决别,却不是像之前所说“此无信义者有污英雄独立之精神”,而是害怕革命“诛连家庭”。

 

关于秋瑾和王廷钧,百年来一直有两种极端的论点,一种说王廷钧是吃喝嫖赌不学无术的渣滓,一种说秋瑾是狠心绝情抛家弃子之人,后者在近年来越发被人提起。

 

其实那段错配的婚姻与感情中,他们也不过是有过相互误解和伤害,最终释然理解的普通人。

 

他只是温顺平和想要安稳生活的普通丈夫,她却是写出“不惜千金买宝刀,貂裘换酒也堪豪[2]”的女侠。

 

只是迟来的释然理解后,便成永诀。那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

 

半年后(1907年7月),秋瑾因武装起义失败被告密而被捕,就义于绍兴轩亭口,年31岁。

两年后,王廷钧“因惊至疾”,病逝于湘潭老家,年30岁。

 

“故人云散尽,我亦等轻尘。”


后记


高中时学辛亥革命时,历史老师写出《与妻书》,并对我们说:“课本上都太冰冷了,林觉民临死前其实最放心不下的是他怀孕的妻子,秋瑾死前最惦念的是她两个儿女谁来抚养。”他们成为了历史的传奇,却也有丈夫、妻子与儿女,也有普通人的爱恨情仇。


过去因为“革命话语”的叙述,对王廷钧多有误读诋毁,但如今又有逆之风向,很多文章将秋瑾描写为绝情抛家之人,这是不应该的。


就像《灵魂摆渡》中很喜欢的一句台词:“我们感到平淡无奇的现在,是他们永远看不到的未来。


参考文献:

[1] 《鉴湖女侠秋瑾传》陈去病. 郭延礼编著. 解读秋瑾 上[M].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.2013.

[2] 秋瑾著;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. 秋瑾集[M]. 北京:中华书局.1960.

[3] 《六六弘乘补遗录》秋宗章.郭延礼编著. 解读秋瑾 上[M].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.2013.

[4] 《秋瑾遗闻》陶在东. 郭延礼编著. 解读秋瑾 上[M]. 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.2013.

[5] 《秋瑾庶母孙阿孙姑口述笔录》1957绍兴妇联. 王去病,陈德和主编.秋瑾史集 纪念周恩来同志回故乡绍兴题词五十周年[M].北京:华文出版社.1989.

[6] 秋灿芝著.秋瑾革命传[M].联合书局.1963.

[7] 《秋瑾:婚姻的幸与不幸》夏晓虹著.晚清文人妇女观[M].北京:作家出版社.1995.

[8] 《忆秋瑾女士》〔日〕服部繁子,高岩 译,金中 校. 郭延礼编著. 解读秋瑾 上[M]. 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.2013.

[9] 《忆秋瑾》王时泽. 郭延礼编著. 解读秋瑾 上[M]. 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.2013.

[10] 《1907年秋瑾赴湘事考》. 郭长海,李亚彬编著.秋瑾事迹研究[M].长春: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.1987.

[11] 谭日峰编.湘乡史地常识[M].湘乡县教育会.1935.

[12] 马自毅.秋瑾夫妇关系考辨[J].历史教学问题,2005(01):16-19.

[13] 《爱情悲喜剧:秋瑾与“小丈夫”王廷钧的恩怨情缘》张作奇.

https://book.sina.com.cn/excerpt/rwws/2017-08-09/1646/doc-ifyitapp3452205.shtml

[14] 《我的曾祖母秋瑾》王学东

https://hunan.voc.com.cn/xhn/article/201705/201705101820351679.html

评论 ( 9 )
热度 ( 67 )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TOP